綜緩戶的租困



香港樓價高企乃眾所周知,租金持續上升,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每每是基層巿民,他們付出豪宅般呎價的租金,卻換來狹小、安全不足和衛生環境惡劣的居所,情況屢見不鮮。


現時約有8,400個綜援家庭正租住私人樓宇,佔全港貧窮私樓租戶26.9% 1。他們所得的租金津貼往往未能支付實際租金2,須選擇租住較便宜但環境未符安居理想的地方,或選擇從僅夠生活的標準金額中補貼住屋開支。超租戶(即實際租金高於租金津貼的租戶)數目持續上升。「關愛基金」曾為超租戶提供一筆過津貼,租金壓力依然嚴重;還有現時分間式樓宇水電費濫收情況猖獗,綜援家庭常要自行補貼住屋開支,生活拮据。

筆者早前參與「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進行的問卷調查,希望了解街坊的生活實況、需求和對房屋政策(重推租務管制和租住權)表達意見,以引起社會人士甚至政府的關注。曾接觸其中一位街坊,她和女兒居於面積不足百呎的單位。當問及家中有沒有窗戶,她嘆了口氣,搖頭說:「窗戶有是有,但打不開的!窗一開,很多老鼠跑進來,躲進衣櫥抽屜!我花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能把牠們趕走。自此,再也不敢開窗!」憶起那群不速之客時,她仍感慌亂,印象深刻。她和女兒更曾因環境惡劣而患上多樣的敏感症。這樣的居所,月租四千元加上遭濫收的水電費,每月住屋的開支竟逾五千元,佔每月綜援的大部份,家庭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然而,她的處境只是冰山一角。此外,不少受訪者對相關房屋政策(重推租務管制和租住權)的看法不一,甚至認為倡議這些政策不設實際。他們在扭曲的社會狀況和慣性生活的壓逼下,感到氣餒、無力。

調查後舉行新聞發佈會中,筆者嘗試邀請基層家庭成員現身說法,一般街坊在陳述自己的窘境時都不願意公開身份,畢竟「綜緩」是社會標籤。可是,有一位媽媽竟然樂意現身勇敢分享,認為自己「行得正企得正」,分享時毋須戴口罩去遮掩什麼。她訴說須照顧不能工作的丈夫和女兒,才要依靠有限的綜援金,節衣縮食過活。她更認為必須有人願意站出來,說出他們在居住上遭遇的實際苦況,政府和社會大眾才會了解和關注。

縱然基層家庭的住屋窘境至今依舊存在,若能持續關顧他們,與他們同行和一同發聲,是具意義和影響力的。願主的愛叫我們在推動社會公義的路上不會灰心,為基層家庭帶來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
1參考政府統計處2016年《貧窮線輔助分析:2015年貧窮住戶的開支模式資料文件》。 
2綜援金的組成及計算可參考社會福利署《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指引》 http://www.swd.gov.hk/doc/social-sec1/CSSAG0717(chi).pdf 
 
撰文/ 沈寶毅 (社工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