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關懷從走進社區開始



2013年起,我開始參與社區關懷行動。對我來說,對社區的認識是既陌生又模糊,對所關懷的對象連起碼的認識也沒有,實在談不上甚麼關懷。曾聽過關懷街坊須從用心聆聽開始,走入社區是最直接的方法。聆聽是一種態度,要求關懷者放下身段,放下先入為主的成見,一切以對方出發,持之以恆地透過日常一起生活,修正自己對街坊的一些錯誤理解,建立信任的關係。聆聽讓我分別出甚麼才是社區真正的需要,又為這些需要作出相應的行動,這才是真正的關懷。

從那年起每天輕裝上陣,穿梭橫街細巷,認識一間又一間有特色的小店,拜訪具創意的社區組織,與社區的街坊「搭訕」,從街坊口中獲得不少不為人知的社區小故事,我的社區關懷網絡逐漸成形。雖說我是在關懷社區,但社區的街坊也會給我關懷,這種平等雙向往來的關係,每天都豐富我的生命。

香港租金每年上漲有增無減,我所認識因付不起昂貴租金的街坊小店紛紛搬到社區邊緣,似快要在社區消失。在權力和貧富不均下,這些街坊都需要支援。在這形勢下,我每天都會往社區的邊緣走,到他們中間,不斷穿梭往來,走出了一條社會關懷的道路。

2014年7月炎夏的一個晚上,有教會(宣道會華貴堂)交付我帶幾位年青人入區認識街坊。這次以後,我生出奇想,若能帶人看見,見後而停下,停後而進入,入後而了解,了解後而反思,思後而生情,才是真社區關懷的基本,導賞豈不就是能祝福他人和社區的可行途徑?就是這樣,由我這個街坊帶路的街坊導賞團由此而生。

屈指一算,至今已帶了五十多次導賞團,大部份參加者來自教會團體,他們入區在街道的一角,學習站在街坊的角度思考信仰、社會及教會,的確會有新的發現、體會和想象。除了教會群體,也曾帶領神學生、大專生,來港交流的台灣大學生和來自歐洲的宣教士,也帶引長者緬懷社區。最深刻的是帶領一群失聰的群體,因為全團都很安靜;透過導賞,實在可以廣泛接觸不同的人。近來喜見不同組織為關懷自己所屬社區而舉辨不同類型的導賞,例如:由無家者親自帶領的導賞團、有帶領八十後的年青人,從他們的角度看社區等。

教會常說要愛鄰如己,我漸漸醒悟,不是教會沒有愛,而是沒有鄰舍。回想以往,到教會的路只有三站點:由家門到教會,由教會到附近食肆進膳,從不會理會中間的風景和人物,沒有建立關係,又怎談及鄰舍和愛人呢?現在因著帶領導賞團的緣故,必須時常走進社區,讓自己聆聽再聆聽,認識後再認識。藉著這個習慣,尋回我的鄰舍,也打破以往往返教會點對點的單一路線。現在,往來教會的路上會遇上很多熟悉的人物和教人注目的街景,我的世界中多了一群人,一群需要關懷的人。


撰文/ 孔維樂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