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聖誕 ─ 大喜的信息?



聖誕是普世歡騰、紀念基督耶穌降生的日子,按路加福音記述基督耶穌的降生,這是一個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路二10-14),是帶著平安、帶著歡欣的。然而,處身目下的香港,聖誕節所傳遞的信息如何回應今日我們最真實的需要呢?

馬太福音第二章同樣有記載耶穌基督的降生,給我們補充了路加沒有描繪的時代背景:那時候希律作王(太二1)。希律是王,卻沒有猶太王室的血統,只是得到羅馬支持而被指派到當地作猶太人的管治者。當幾位博學之士,因著星光的引導,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要拜見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嬰孩,馬太用文字記下了希律當時的反應:「心裡不安」(太二3)。在他看來,耶穌的出生絕對不是一個大喜的信息,當時的人也認識到希律的兇殘、冷血及多疑,為保權位,他會不擇手段,在城裡面派探子監視猶太人,並處決對自己不利的人,當中包括他的妻子、三個兒子、岳母、叔父……難怪歷史學家說:當希律的豬比當他的兒子還好——因為猶太人不吃豬,他不殺豬。希律的政權是以暴力、殺戮、恐懼來維持的,他殺了大祭司,幹掉了所有猶太公會的議員,無辜被處決的平民百姓更是數以萬計。因此,希律的「心裡不安」,令到「耶路撒冷全城的人也都不安」(太二3,《和合本修訂版》,下同)。

在暴政下,平凡百姓根本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約瑟按天使的指示,帶著初生的小孩和剛分娩的妻子連夜逃往埃及,因為「希律要搜尋那小孩子來殺害他」(太二13下)。馬太所記敘的聖誕夜,是被追殺、逃亡的開始。而當希律知道幾位去尋訪耶穌的博學之士,沒有按吩咐回來報信,他惱羞成怒,竟然喪心病狂到下令把伯利恆城裡和四境所有的男孩,凡兩歲以下的,都要殺盡(太二16)。這是一場可怕的大屠殺,政權要放棄、殺絕兩歲以下新生代的生命,對於當時的人來說,特別是為人父母的,這位基督的降生,是平安、歡欣、大喜的信息麼?實在說不出口。當人在歡呼、慶賀這位救主降生的同時,似乎掩蓋了那些無辜失去了孩子的父母的哀鳴。

今天,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彷彿都陷於極大的恐懼和不安之中,政權也在追殺孩子。在聖誕將要來臨的時候,有多少家庭因著失去了孩子而在哀哭、難過?在這個不一樣的時代、這個不一樣的聖誕節,教會要慶祝的是甚麼呢?作為基督徒,我們要問的不是why do they的問題,而是who am I的問題:我當如何回應恐懼、哀哭的人的需要?我們看得見孩子的恐懼、聽得到失去了孩子的父母的哀鳴嗎?他們需要的是怎樣的福音?無辜犧牲的人為何沒有被記念?在是就說是都不好說的世代,仍有人可給他們說句公道話麼?「世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也許,這是上帝給我們在這個聖誕要活出的信息。

撰文/ 歐偉民博士 (工業福音團契 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