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受苦節反思:為邊緣群體禱告



過兩天就是受苦節,受苦節一般較少人慶祝。原因可能與這節日不能被市場利用來刺激消費有關。在講求個人滿足的資本主義世界中,受苦的確沒有太大市場。甚至可以說是反市場的。沒有人會追求受苦,唯有這節日的主角:耶穌。祂本有神的形象,卻取了奴僕的樣式。奴僕就是受苦的標記,奴僕亦代表在世界中,最邊緣的一群。受苦節亦是提醒我們,耶穌放棄坐在世界的中心,甘願卑微,走到世界最邊緣的地方,明白這群人所受的苦,亦願為這群邊緣人受苦。

前兩天駕車經過油麻地時,在街角中站著幾位衣著性感且面帶「笑容」的女士。我不敢假設她們就是性工作者,但她們的出現令我心裡突然記念這一群在社會街角中被忽略甚至被蔑視的一群。當我想到她們要用自己身體來賺取金錢時,我不得不想起我們社會中結構性的罪,如何使人物化、貧窮人被邊緣化、及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疏離等問題。人不是去到走頭無路是不會出賣自己僅有的身體,但為何在這物質富裕的社會中,仍有人會如此走頭無路呢?我們都不能逃避這集體的罪,求主赦免。

當我想到她們站在街上,既要尋找顧客但又要逃避其他人的眼神;她們既身處在最困苦的處境中,但仍要保持一定的笑容以吸引顧客。我的心哭了,我想神也哭了。

在深水埗貧窮網絡中,有一機構曾探訪深水埗區的性工作者。同工分享到,當中不但有人很樂意聽福音,更有些已接受福音。只是找不到願意接待的教會,找不到願意接待鄰舍的地方。我想耶穌哭了,祂釘痕的手再次被我們忽略邊緣的貧困人士而重重的釘上一口一口新的釘子。

祂本有神的形象,卻取了奴隸的樣式。我們沒有一個人能真實的明白何謂奴隸,我們更沒有可能明白何謂取了奴隸的樣式。但耶穌就是這樣做了,為的是由世界的中心,走到世界最邊緣的地方,明白我們的困難。奴隸制度是人罪性的一面鏡,但耶穌就是願意走進這罪的世界,體會邊緣人的困苦,甘願被罪所傷,且死在人罪惡之下,為的都是人的罪。

願我們在受苦節前,既記念耶穌的苦,更記念祂受苦的目的,記念被罪所傷的邊緣群體,為我們自己的罪禱告、求神赦免。
 
撰文/ 葉漢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