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 AMEN


Photo by Michael Fenton on Unsplash

各位工福的同行者,主內平安: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於我無益。(林前13:3)

信仰群體就是愛的群體,我們常說以愛還愛,因著天父的愛,而進入社區,去關心、去幫助在困乏中的鄰舍,這原是美事。然而,值得我們留心的是,在日復日的服侍中,我們會否漸漸失去了原本的愛而不自知? 重看昔日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他有一個很特別的觀察,原來,人若沒有愛,不一定減少對鄰舍的幫助,相反,他們在行為上仍然是可以很「委身」。只是,保羅要提醒的是,即使我們把所有的財產都捐出來賙濟貧窮人,甚至乎犧牲自己的性命,這些看似很「偉大」的奉獻,若不是出於愛,也是沒有好處的。 因為,這樣只是一種為著要顯出自己行為高尚的炫耀,他們口說愛神愛人,其實最愛的只是自己。

在社區中服侍的我們,無論在堂會還是機構,也容易陷入這樣的危機。今天,我們常常忙於替街坊籌辦活動、分派食物、申請各項援助、安排補習… 這些工作固然重要,也是在回應鄰舍的實際需要,但,假如我們只陶醉於自己為鄰舍付出了多少資源、花上了多少時間、犧牲了多少休息甚至健康,這,只會使我們陷入一種不自覺的比較,自義的同時,也容不下別人所沒有的「委身」。事奉的路,只會越走越難、越走越孤單。 事實上,若我們只做了回應鄰舍生活需要的工作,而沒有花時間去認識他們、與他們建立關係,即使做了10年、20年、30年,我們只可說是在「服務」,而不是在「服侍」。真正的服侍,是從我們在籌辦活動、派發食物、申請援助、安排義補後才開始。 愛,從來都是彼此的關係。亦只有這份因愛而生的同行關係,才可以叫他們連於愛的源頭  耶穌基督。

求主幫助我們,能在關懷服侍中常存一顆愛人的心,看見每一位受助者背後的故事、掙扎與需要,願意傾聽、陪伴與同行,讓我們真正成為他們的鄰舍,珍惜仍有的時間,好好活出愛鄰如己的信仰生命。共勉之。

祝 主恩常佑!

主僕
歐偉文博士 謹
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