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十25-37記錄了主耶穌和律法師的對話,當中夾雜了「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第一週歐偉民博士分享了耶穌和律法師的對話的反省與心得,這個星期則會透過解讀這個比喻來體會耶穌的心腸,並且效法祂的榜樣而行。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人物及情節的設計明顯是針對律法師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29節)。律法師是猶太人,對於鄰舍的定義應該很清楚,卻因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問了一個「理念定義」、抽離且不埋身的問題。耶穌說的比喻也是由此而展開的。故事人物中的祭司和利未人是猶太人,而被強盜打傷的人按情節的推論也應該是猶太人。唯一不是猶太人的(即按律法師的個人標準來說不是鄰舍的)卻是撒瑪利亞人。然而,唯獨那個不被視為鄰舍,甚至飽受歧視的人,卻願意成為傷者的鄰舍。這是一個反諷。
不但如此,故事人物中的祭司和利未人的表現,算是一般人的典型。他們可能礙於宗教責任(觸及死屍會變成不潔而不能事奉)、種族(被劫的人身無衣物無法辨識族群身分)和安全考量(傷者會否是強盜所扮)等問題,導致他們未有實踐律法的要求(全然愛神和愛鄰舍如同自己)。事實上,這三位宗教人士的猶疑表現,也不正是很多香港人和基督徒的寫照嗎?
在比喻結束時,耶穌問律法師(和在場的「花生友」):誰是傷者的鄰舍呢?這恰巧把律法師的問題扭轉過來;不再是理念定義、也不是抽離不切身的問題,而是願意承擔與否的實踐問題。這個問題同時也呼應了律法師所問的:要作甚麼才可以得永生的問題(25節)。原來真實的敬虔不單單是參與宗教活動(如祭司和利未人),也不是頭腦知識(如律法師),而是生活實踐(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律法師問耶穌:誰是我的鄰舍,猶如我們問有誰需要幫忙關懷?兩個問題如出一轍,因為需要幫忙關懷的人就在我們的身邊,難道我們真的不知道?
大齋期是教會的一個重要節期,旨在預備信徒的心靈去迎接受苦節和復活節。大齋期內,信徒透過禱告、禁食、自省懊悔和賙濟窮人來迎見捨己為人的上主。因此,際此大齋期內,除了個人的自省之外,我們實在需要身體力行去成為有需要的人的鄰舍。讓我們一起來想想可以做些甚麼來幫助有需要的人?也讓我們一起來成為有需要的人的鄰舍!
撰文/ 黃啟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