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8:9)
聖誕將臨,想起一首歌(WHEN A CHILD IS BORN):「常記於心,榮耀的夜晚......」。事實上,按著世人的眼光,主基督降生,談不上甚麼榮耀;也許「三不」是具體的寫照:出處不顯赫、身份不高尚、家境不好過。
祝福:若真的要看見主的榮耀,就得從主的人生去尋索。經文提到主耶穌到世上來,活出了一種與多數人不一樣、不嚮往、不普遍的生命取向,就是「捨棄」。因「捨棄」而帶來的,就是「恩典」;也是指富足與貧窮間的互動。由富足成為貧窮,不一定是恩典的施予,也可以是敗家、揮霍的結果。所以得稱為恩典,除了是捨棄富足的自我選擇,同時也必須是祝福他人、惠及對方的無悔行動。我們的主為我們降生,犧牲、成就救贖就是一例,他是踐行者,我們是受惠者。
意願:經文中提到富與貧的互動,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描述;是取向、而非程度的比對。本來富足卻成了貧窮,是基督降生的寫照,那是由上而下、由有到無、由尊降卑的改變。若真要說程度,那主就是傾盡所有,以至於死;帶著不捨而甘願捨去的,才是真的「捨棄」。取向的轉變,有時候較之程度的改變更不容易;試過貧窮的體驗:執紙皮、住劏房就知當中的味道。但願我們願意走這路,不單是因我們擁有多少,而是意願有多少。
使命:當然,我們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如主一般,達到承擔別人罪過的地步。但我們卻可以有選擇、有意願地,學習自我捨棄而作成有益於人的恩典。「捨棄」的先決條件不是擁有多,「目的」才是。 窮寡婦的兩個小錢,是有心者才會做的事。「叫」顯明了捨富惠貧是主耶穌降生的使命、存活於人間的目的。因著使命,使人不再小看自己的能力,也不會輕看別人的需要、更不會只作無痛無癢的付出。
今天「有」的人很多,「有」的信徒也不少,但能祝福別人,讓貧者有滿全 (integrated)人生的屬神兒女有多少?我認識一對夫婦,出身基層,歷經貧窮;今天他們得以脫貧,卻願意回饋街坊,這是使命、意願、祝福的三結合,期待看見他們恩典的服事。
聖誕,「報」佳音並非只是歌唱,也許更是「……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讓更多人得見佳音的真貌與豐富。
撰文/ 馮啟榮牧師